香肠腊肉火锅底料 能带上春运飞机不?******
2023年春运已开启。很多网友都在问,年货能“坐”飞机吗?“重庆飞”的帅飞来为你官方解答。(以下乘机规定适用于国内航班)
1
香肠、腊肉
商业销售、包装完好的香肠腊肉等肉类制品是可以随身携带或托运的。
对于自制香肠、腊肉,乘机前打包完好也是可以携带的。
总而言之,包装/打包完好,再进行托运最保险。
建议
绝大部分航空公司都有免费托运服务,大家可以提前将香肠、腊肉进行托运,这样可以打甩手乘机了。若有疑问还可提前咨询当地机场。
2
火锅底料
◆固态火锅底料 包装密封好的固态火锅底料可随身携带,也可托运。
◆液态火锅底料不可以随身携带乘机不论多少,液态火锅底料只能托运!比如:超市袋装火锅底料一般含油汁较多油汁属液体,所以一般只能托运!
建议
拿不准/分不清是液态还是固态火锅底料的那就提前来机场托运吧!省心^_^
3
酒类、乳制品
◆酒类 酒类只能办理托运,且符合以下规定:
○标识全面清晰且置于零售包装内,每个容器容积不得超过5L;
○酒精含量小于或等于24%的,托运数量不受限制;
○酒精含量在24%-70%(含70%)之间的,每人托运数量不超过5L;
○酒精含量大于70%的,禁止办理行李托运。
◆干乳制品类 有婴儿随行的爸爸妈妈,可以随身携带婴儿奶粉(有包装)过检。
4
春运服务
◆流动问讯特色服务 T3出发层3号门,全新升级改造综合服务柜台。集问讯、爱心服务、行李打包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柜台。流动问讯工作人员将穿梭在候机楼,随时为首乘、老弱病残、孕妇等特殊旅客提供服务帮助。
◆自助行李托运1分钟搞定自助区位于T3A航站楼3J岛南侧,旅客只需通过扫描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便可在短短一分钟时间内,自助实现“选座位”、“打印登机牌”、“打印行李条”、“托运行李”等出行需求,十分便捷。
◆托运行李早到服务春运期间,重庆机场T3航站楼将全天开启“托运行李早到服务”。只要是当天起飞的航班,旅客在任何时段都可提前办理当天航班的托运行李。
据重庆飞公众号
聚焦绿色数字新经济 两岸企业家共拓产业合作“新蓝海”******
(台海观澜)聚焦绿色数字新经济 两岸企业家共拓产业合作“新蓝海”
中新社厦门12月21日电 (记者 闫旭)“数字科技应用无所不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台企在大陆内需市场大有可为。”参加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的台湾大学科技政策暨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长詹文男如是说。
在20日于厦门举行的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开拓大陆内需市场、共拓数字经济“新蓝海”、探索两岸产业融合新模式等议题,成为两岸工商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詹文男认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契机;数字科技应用渗透到城市治理、公共交通、医疗、智能制造、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台企可积极布局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集成电路、健康医疗等产业。
是次年会以“建构产业合作新模式,打造绿色数字新经济”为主题,推动两岸企业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经济、低碳产业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多位两岸企业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经济融合密不可分,广大台商应更积极主动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拥抱内需市场,分享发展红利。
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扎根厦门30年的台资企业,一直探索数字化转型。“搞好数字化研发、生产和管理,这是一条光明大道。”该公司董事长韩莹焕称,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升级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说,提升数字科技可有效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低碳化可大幅释放数字技术的发展潜能,加速产业的数字化应用创新和转型进程。两岸应携手合作,共同挖掘这两个极具长期发展潜力的新产业商机。
台湾中原大学国际贸易与经营学系荣誉教授、工商协进会顾问林圣忠表示,大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走在世界前列,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两岸互补性强,可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
林圣忠建议,两岸产业界更多聚焦绿色减碳、生物科技等行业领域,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两岸产业合作新业态和新模式,增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着力提升两岸产业融合的层次。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亦建议,两岸企业家携手掘金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推动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不少与会台商认为,在2050年前将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净零转型,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这既是挑战也充满机遇;未来,两岸企业可以携手合作向绿色低碳、数字赋能转型升级,寻觅新的商机。
在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陆明确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秘书长林军表示,希望双方产业小组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节能减碳等领域的产业链合作,从单个企业、单个项目、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开始,逐步扩大合作领域,争取获得务实成果。(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